茶叶网

紧压茶,三国时期已有加工

发布日期:2025/7/29

紧压茶的加工历史,可上溯到公元3世纪。较早的记载是在三国魏张揖《广雅》中: “荆巴间采茶作饼,成以米膏出之。” 当时饼茶的饮用方法是“若饮先炙令色赤,捣末置瓷器中,以汤浇覆之”。另外,还要“用葱姜芼之”,以调和茶味。到了唐代,据陆羽《茶经》记述,茶叶“饮有粗茶、散茶、末茶、饼茶者”之分。饮用时粗茶要先击细,散茶要先干煎,末茶要先炙焙,而饼茶则需先捣碎,然后入瓶中,注入开水烹煮,方可饮用。调料,还有用红枣、薄荷的。只是到了宋代以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,饼茶、团茶等紧压茶已为散茶所替代,从此茶叶用法亦由冲泡替代烹煮。


紧压茶,后来也发展成为以黑毛茶、老青茶、做庄茶及其他适合制毛茶为原料,经过渥堆、蒸、压等典型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砖形或其他形状的茶叶。紧压茶加工中的蒸压方法与我国古代蒸青饼茶的做法相似。紧压茶生产历史悠久,大约于11世纪前后,四川的茶商即将绿毛茶蒸压成饼,运销西北等地。到十九世纪末期,湖南的黑砖茶、湖北的青砖茶相继问世。

明代以前,我国饮用的团饼茶就是茶树鲜叶经蒸青、磨碎,用模子压制成型烘干而成的紧压茶。现代的紧压茶以制成的绿茶、红茶或黑茶的毛茶为原料,经蒸压成圆饼形、正方形、砖块形、圆柱形等形状,其中以用黑茶制成的紧压茶为大宗。




本文来源:《茶之最》,图片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,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留言告知删除。

TOP

在线客服 获取报价 免费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