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叶网

什么是陈年岩茶?好在哪里?

发布日期:2025/8/11

提到“岩茶”,不少朋友都觉得非常陌生,但如果说“石岩有茶,非岩不茶”,恐怕就非常好理解了。对于岩茶的定义,国家的标准是:在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繁育和栽培,用特别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,具有岩韵(岩骨花香)品质特征的乌龙茶。此茶属半发酵茶,青茶(乌龙茶)类,主要盛产于我国福建武夷山茶区。


岩茶作为以陈为贵的名茶之一,曾一时被人误认为是跟普洱的风。其实,早在明代时就有喝陈年武夷茶的习俗,并风靡一时。明崇祯进士周亮工在《闽茶曲》写道: “雨前虽好但嫌新,火气难除莫近唇,藏得深红三倍价,家家卖弄隔年陈”,便是对陈年岩茶的描述。还有“藏得深红三倍价,家家卖弄隔年陈”等,都是对当时武夷茶以陈为贵盛况的生动描述。如今,在茶市上,陈年岩茶较新茶的价格要贵两倍以上,甚至能达到三倍。


很多人都费解:为什么陈年岩茶要比新岩茶贵如此之多呢?想弄清其中的奥秘,我们就不得不从岩茶的制作工艺上来讲了。岩茶的制作工艺在各类茶中较复杂、较讲究、较传统,每一道工序的技术含量都非常高。岩茶制作犹以炖火技术为较,炖火即用炭火低温久烘,以火调香,以火调味,以达到熟化香气,增进汤色,提高耐泡度。期间长达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时的烘焙,全凭制茶人的感官判断,通过视觉与手感不停调整,控制烘焙中各时段的温度。




经过这种传统加工工艺的新岩茶,存留了很重的火味,会覆盖茶的本味和香气,如果立即饮用,不仅品不到岩茶的真正内质,而且火香味浓郁,让人难以接受。反之,若放上几个月后再饮用,饮茶者就会发现:随着火气的渐渐退去,岩茶本质的各种芬芳物质就显露出来,此时的茶叶芳香四溢、柔顺甘甜,仿佛完全就是另外一泡茶。因此,传统的岩茶一般要存放一段时间后再饮,一方面滋味会更醇和,另一方面经过焙火的茶叶不但可以稳定和提高茶叶的品质,而且还可以长时间的存放。尤其是经过五年、十年甚至更久的陈放以后,岩茶不但不会降低品质,且口味会变得更加香醇和丰富。


上等的陈年岩茶,从外观看乌褐紧结,冲泡后香气四溢,有木香及陈香的味道。其汤色红艳透亮,犹如陈年红酒一般,而且细看茶汤表面聚有一层白雾,久不散去。茶汤人口,饮茶者能马上感到喉韵明显,舌如泉涌、顺滑绵柔、醇厚甘甜,那种新岩茶的青涩味荡然无存。陈年岩茶耐泡度较高,尤其是二十年以上者,泡至二十多泡仍会有余味,且越泡越甘甜,泡至无味时如饮山泉,再看叶底依然厚实乌亮,卷曲抱团,舒展不开。

此外,陈年岩茶对保存条件的要求也非常高。第一,欲保存为陈年岩茶的岩茶,必须经过非常到位的传统工艺加工。如果只是轻发酵、轻焙火,得到的岩茶虽香气很好,但存放时间久了会出现“返青”味的现象,原有的香气变成青涩的陈味。这种岩茶不适宜久存,较好当年之内喝完。第二,用于制备陈年岩茶的新茶品质一定要好。否则经过多年陈期,茶不仅没有陈韵反而会带有杂味,汤色浑浊。第三,陈年岩茶的储存方式相当讲究。首先要挑选优质的精制茶(推荐老枞水仙)密封储藏;从第二年起,年年焙火后再密封储存;五年后则隔年焙火;二十年后不复焙火,在阴凉通风,干燥无异味的环境下密封保存即可。




本文来源:《中国茶文化》,图片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,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留言告知删除。

TOP

在线客服 获取报价 免费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