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叶网

红茶,较早在明代已开始加工

发布日期:2025/7/25

红茶,英文“Black tea”,属于全发酵茶类,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,经过萎凋、揉捻、发酵、干燥等初制工艺加工而成的。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,故名红茶。


红茶一词较早出现于刘基(刘伯温)《多能鄙事》一书中“兰膏红茶”“酥签红茶”茶汤的调制方法。


明代朱升《茗理》一诗中描述:“……抑之则实,实则热,热则柔,柔则草气渐除。然恐花香因而太泄也,于是复扬之。迭抑迭扬,草气消融,花香氤氲。茗之气质变化,天理浑然之时也,浸成一绝。”这与红茶的发酵过程制法相同,或可说明代就已出现红茶制法。


明万历年间《茶考》中“(武夷山)然山中土气宜茶,还九曲之内,不下数百家,皆以种茶为业,岁所产数十万斛,水浮陆转……”




清正十年崇安县令刘靖在《片刻于闲集》中记载:“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镇,为行家萃聚。外有本省邵武、江西广信等地所产之茶,黑色红汤,土名红西屋,皆私售于星村各行。”此记载明确阐述了红茶的原创地在福建武夷山星村镇桐木村,也就是小种红茶的核心产地。




本文来源:《茶之最》,图片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,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留言告知删除。

TOP

在线客服 获取报价 免费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