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叶网

桐城小花茶

发布日期:2025/7/29

桐城小花茶,是我国的历史名茶,主要产自我国安徽省桐城县。桐城小花茶作为徽茶中的名品,除了具备花茶的各种特征之外,还具“兰韵”,有着像兰花一样的美好香氛。该茶一般在谷雨后几天采摘。一芽二叶或三叶,经生锅、熟锅、初烘、摊晾、复烘五道工序制成。加工后的茶叶芽叶完整,每斤成品茶有芽头0.8~1万支。20世纪60年代,桐城小花茶曾被选为国庆观礼茶送上北京,现在已饮誉海内外。


桐城小花茶伴随着文派大师们的文墨,见证了桐城派的兴衰。桐城派主要代表人物方苞、刘大櫆、姚鼐均系桐城人,故学界将他们连同追随他们的作家群统称之“桐城派”。然而让桐城人津津乐道的远不止这一群大文学家,桐城小花茶还具有名闻天下的茶文化典故,蕴含着丰富的“礼让”内涵,这就是著名的“六尺巷”的故事,是关于历史上著名的“父子双宰相”张英和张廷玉的。


这个“六尺巷”位于桐城文庙西南侧的西后街,巷南原来是张氏的府宅,巷北是吴氏的家宅。这条巷子的形成就要追溯到康熙四十年发生于城内的一桩邻里纠纷。张文瑞所居住的家宅旁边有一片空地,一天,他与邻居吴氏争吵了起来,因为吴氏想要占用这片空地。张文瑞在愤怒之下,就让家人给在京城做官的亲戚写信,让他替自己做主。几天之后,家人收到了张英的回信。拆开之后,原以为纠纷可以按自己预想的那样得到解决,结果,信中只有几行字而已,写着:“一纸书来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。长城万里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”家人手中拿着信,觉得张英的话有道理,于是在墙外让了三尺空地出来,而吴氏也感念这份情谊,也退让出了三尺,这样,就有了六尺的空地,于是,这座巷子就被称为“六尺仁义巷”。桐城小花茶的文化内涵也因为这条巷子而丰富了许多。




除了有着特别的背景典故,桐城小花茶的鉴别方法也有其特别之处。通常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其品质特征。


首先,看干茶的外形。桐城小花茶除具有名茶应有的特征外,还附有特别的“兰韵”。桐城小花茶禀天地之精华,香幽远而飘逸,纯皎洁而无瑕,外形条索紧结,茶毫明显,素有“品不减于龙井”的说法。如果干茶外形凌乱,并且松散的话,则多因为质量等级过次而致。


其次,看冲泡后的品质。桐城小花茶在冲泡之后,杯中芽茶亭亭玉立,似朵朵绽开的小兰花,汤色淡绿,香气四溢。入口之后,则滋味醇厚爽滑,回甘生津。冲泡多次之后,叶底依然是均匀完整的。如果茶汤有混浊,或者叶底破碎不堪,那么,桐城小花茶就不是上品了。


但需要注意的是,人们通常买的桐城小花茶一般只需放置在阴凉处,远离光源保存即可,若需长期保存,则以在速冻箱里零下5℃保鲜为较佳。不过,即使是已经烘干并压缩包装好的小花茶也不能无期限地保存。若想喝出桐城小花茶的新鲜味道,还是较好在买回家之后在短期内喝完。




本文来源:《中国茶文化》,图片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,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留言告知删除。

TOP

在线客服 获取报价 免费电话